药物分析杂志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
主管/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内刊号:CN:11-2224/R
国际刊号:ISSN:0254-1793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药物分析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创刊时间:1981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2224/R

国际刊号:0254-1793

邮发代号:2-237

刊物定价:984.00元/年

出版地:北京

首页>查看文章

小学评高级教师需要发表什么样的论文?发表几篇?

时间:2025-02-05 13:54:34

20250202 (9).jpg

小学教师评定高级教师职称时,在论文发表方面有着细致且严格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又因地区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为你详细介绍部分地区的具体规定:

福建省: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需要在拥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教育类、学科类专业期刊上,发表 1 篇与申报学科紧密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这就要求教师所撰写的论文,必须紧扣自身所教授的学科,深入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像小学语文教师,可围绕阅读教学方法创新、写作教学技巧提升等方向展开。而对于专职从事教研、电化教育的工作人员而言,论文发表要求更为严格,需撰写并公开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 3 篇以上,且电教人员可有 1 篇为教育技术管理方面的文章。这里要特别注意,报纸、电子期刊以及增刊、专刊等,均不被纳入认可范围,这就保障了论文发表平台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广东省:申报小学高级教师,需完成 2 篇相关论文。这 2 篇论文,其中至少得有 1 篇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正式刊物指的是在新闻出版总署有备案,具备正规刊号的刊物;或者在县级以上学术会议上获得认可,在会议上宣读论文,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也符合要求。这样的规定,既拓宽了教师展示研究成果的渠道,又保证了论文质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广西,中小学教师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可满足论文要求。一是公开发表论文 1 篇,或公开出版教育教学著作或教材 1 部(独著或第一作者),这对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出了要求;二是提交 3 份能反映本人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教案、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教学总结材料,这体现了对教师日常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能力的重视,从另一个角度衡量教师的专业素养。

汉中市:汉中市针对不同岗位的小学教师,论文发表要求有所区别。对于一线教师,若选择以论文作为申报条件之一,需作为第一作者在教育教学期刊上公开发表本学科专业文章至少 2 篇,一线教师通过论文分享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能推动学科教学发展;校级领导则需作为第一作者在教育教学期刊上公开发表本学科专业文章 3 篇以上,对领导的理论研究和引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从整体来看,小学评高级教师发表的论文,在刊物和论文本身都有普遍要求:

刊物要求

合法性与正规性:论文发表的刊物必须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以及国际标准刊号(ISSN),并且能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查询,只有这样的刊物,才能保证其在学术领域的合法性与规范性。

数据库收录:能被知网、万方、维普等主流学术数据库收录,意味着论文的学术价值得到广泛认可,也便于同行查阅和引用,提升论文的影响力。

期刊级别:一般要求省级及以上级别期刊,省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部分地区甚至要求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这些期刊在业内认可度更高。

学科专业性:通常是教育类相关期刊,最好带有 G4 教育专刊标识,这表明刊物专注于教育领域。学科教学方面的论文应发表在对应学科的教育期刊上,比如小学数学教师的论文发表在《小学数学教育》等期刊;教育管理类的论文则适合发表在教育管理类的期刊上,像《中小学管理》,如此能确保论文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论文本身要求

内容:必须紧密围绕教育教学相关领域,与申报学科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相关,体现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例如,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可探讨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法更好地应用于课堂;课程设计优化上,思考怎样整合课程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课程;学生学习心理分析时,研究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特点,以便因材施教。

质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论文结构要清晰,从引言、正文到结论,层层递进;逻辑严谨,论证过程有理有据;数据准确,引用的数据来源可靠;分析深入,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要有清晰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并能体现作者在该领域的独特见解与创新能力,比如提出新的教学模式或独特的教学策略。

原创性:一般要求查重率不超过 20%,以保证论文的原创性。通过查重检测,能有效避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严肃性。